当前位置:通知公告>正文
2024年绍兴市高等学校第二批“越地”元素 通识课程项目申报
发布者:李慧丽  发布日期:2024-05-17 查看:461 次
主要工作要求如下:
一、建设目标
围绕“越地”元素主题,整合优质教育资源,探索创新教学方式,打造一批适应新时代学生特点需求的地方特色通识课程。
二、建设要求
1.总体要求。围绕“越地”元素主题,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,探索新的教学方式,建设适应学生思想新特点和新时代学生特点的地方特色通识课程。可以是已经开设的,也可以是计划开设的;计划开设的课程,必须有详细的课程建设方案,并且确保在2025年春季开出。
2.建设方向。能够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、人文经典与人生修养、劳动教育与社会发展、艺术鉴赏与审美人生四大模块下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,拓宽知识面,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。能够促进学生在人文情怀、历史眼光、科学精神、批判性思维、多元化包容五个纬度方面有所提升。
3.课程要求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避免单向灌输,重在启迪思路。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、经典阅读、课后练习以及课堂讨论等重要环节。处理好经典与现代、理论与实践、广度与深度、学科交叉渗透等问题。关注学生的受益面和对课程的评价,以及专家同行评价和其他辐射效应等。统筹考虑课程建设的通识性、基础性、通适性和综合性。
三、推荐名额
2024年绍兴市高等学校“越地”元素通识课程实行限额推荐,各二级学院可推荐1门课程,教师数超过40人的可推荐2门。
四、推荐办法和管理
1.推荐与遴选。由各高校组织申报、推荐“越地”元素通识,可由单个或多个学校联合申报,联合申报的项目以牵头学校名义申报。各高校要建立校内项目遴选制度,对本校建设或牵头建设的项目进行评价遴选,择优申报。各高校应对所推荐的课程内容进行逐字、逐句审核,课程资源不得存在任何政治性、思想性、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以及侵犯知识产权、肖像权的问题。承办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遴选。
2.建设与验收。立项课程建设周期为1年,不设延期。根据课程建设要求,进行评审验收。对未达到建设预期的课程实施退出机制。
3.保障措施。绍兴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对立项课程予以经费资助,鼓励各高校对立项课程进行配套经费支持。
五、推荐程序和时间
各二级学院(部)负责组织内部的推荐遴选,通过推荐遴选的申报人请于5月27日前登录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网络教学平台(http://zjczjut.kypt.chaoxing.com/),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《绍兴市高等学校第二批“越地”元素通识课程申报书》(见附件1)以及5-10分钟说课视频。
各二级学院(部)相关管理人员请于5月30日前登录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材料审核,同时将排序后的《绍兴市高等学校第二批“越地”元素通识课程申报汇总表》(见附件2)电子版及纸质版(各一式一份)报送至教务部(行健楼319室)。
材料提交时间:
2024-05-16至2024-05-27
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,点击进入在线申报: